-
2022-04-20
探索宇宙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中国人 我们为祖国航天技术进步倍感自豪! 作为气体行业一员 我为我的职业而感到骄傲! 航天发射,燃料助燃、卫星姿态调整等许多重要环节都离不开气体的帮助。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氙气担负着在太空中调整卫星姿势、转变轨道的重任。氮气用于检查火箭推进剂油箱、发动机系统等的气密性。气动阀部件可用氮气作为动力源。对于某些在液氢温度下工作的气动阀门部件,采用氦操作。氮气与推进剂蒸汽混合,没有点火和爆炸的危险,对推进剂系统没有不利影响,是一种经济和合适的吹扫气体。对于液氢-氧火箭发动机,在一定的日照条件下,必须用氦气吹离。 气体为火箭提供充足动力(飞行阶段) 最初的火箭被用作武器或制作烟花。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火箭能产生一个方向的力——推力。为了使火箭产生所需的推力,就要利用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剧烈化学反应产生的受控爆炸。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通过喷气口从火箭后部排出。喷气口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引导成一股气流,以高超音速(数倍于音速)的速度从后方逸出. 液体火箭的分级设计可能会有不同方案,具体取决于燃料和其他要求。液体发动机主要使用液氢液氧等液体推进剂,大家熟知的长征五号火箭使用的就是液氢液氧。液体推进剂,是液态的化学推进剂,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源。常见的液体氧化剂主要有液氧、液氟、硝酸、四氧化二氮、过氧化氢、三氟化氯等;常见的液体燃烧剂主要有液氢、乙醇、煤油、肼类等。双组元推进剂作为主流液体推进剂,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需分开存储,有需求时再混合燃烧。 气体为航天员在太空呼吸提供保障 载人航天工程对航天员使用的气体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需要高纯度氧氮混合气体。气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火箭发射结果和航天员的身体状况。 航天员刘洋在太空自由活动 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时,每天所需1650升氧气,执行180天左右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氧气,那这些氧气从何而来?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电解水。电解水之后,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太空当中,空间站可以利用太阳能板来获取太阳能,通过太阳能发电来分解水。宇航员在太空中吸入氧气后,会换出二氧化碳,然后收集这些二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最后,把甲烷排出空间站,然后留下水继续使用。在空间站中,只需要分解1升的水(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两瓶矿泉水的量),就可以制备620升的氧气,而一个宇航员一天所需要氧气量是550升,也就是说,电解一升水,不仅够航天员一天的氧气量,还有剩余。 尿液处理、电解制氧和二氧化碳还原系统 水也是航天员急需的,所以问题其实就转换成了,空间站的水是如何保证的?实际上,空间站的水确实是通过货运飞船送上去的。这些水会装成一个个“包”,每个水包都有20升的水,也就是说,一个水包里的水就够22天氧气的供应。不过,这些“水包”并不是用来电解生成氧气的,因为这样做实在太浪费了。 宇航员每天在空间站当中,需要用到很多水,把水送到空间站并不容易,成本高昂。因此,这些水需要被非常高效地利用。在空间站当中,有一个水循环系统。其中,这个系统会把宇航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用掉的水,空气中的水蒸气,甚至是航天员的尿液、汗液、都收集起来,进行废水处理,会进行多次的蒸馏、分离、过滤,最终将这些废水转化为可以饮用的水。然后,再利用这些水进行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给航天员供应氧气。这里要补充一下,供应给航天员的氧气并非是纯氧,要知道纯氧对于人体来讲是致命的。而高含量的氧气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工作,为了保证宇航员正常呼吸,通常都是高纯度氧氮混合气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高浓度氧气带来的病理威胁。 气体为星际“旅行”提供动力 为什么要使用氙气做推进剂?氙气的原子量大,容易被电离,而且它没有放射性,所以更适合被用作离子推进器的反应剂。原子的质量大这一点也很关键,这意味着加速到同等的速度下,质量更大的原子核所拥有的动量就越大,因此在喷射出去的时候,它给推进器提供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推进器的推力就越大。 早在2014年,我国首台200毫米离子电推进系统经过飞行验证之后,持续工作超过了一万小时。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明确提出空间站需要在轨工作15年左右,而为了维持空间站的高度不变,势必要不断地推进调控,于是霍尔电推进系统诞生了。我国的“天和”核心舱当中装有中功率的霍尔电推进系统,它能够持续提供空间站轨道维持的动力。氙气是提供粒子的主要原料。 2017年4月12日,我国实践十三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在轨推进的推进剂采用的就是氙气。2020年1月5日,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量最高的高轨卫星——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标志着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取得成功。氙气再次作为实践二十号卫星搭载双模式推进系统的重要推进剂。 气瓶在航天系统的应用 1、作为动力源,利用高压气瓶中存储的高压气体推动燃料箱中的燃料进入燃烧室中燃烧,从而产生推力,推动火箭飞往太空。 2、飞船的姿态调整在众多姿态调整方式之中,有一种最简单的调整方式就是利用牛顿定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调整,也就是喷射高压空气。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到高压空气的存储物体,高压气瓶。 3、舱内生命保障系统生保系统中包含很多项目,例如:氧气、水、食物等。那么我们现阶段的载人航天都是利用循环系统,来回收和再生,这就必然会导致我们需要带氧气瓶进入太空。 4、舱外太空服的生保宇航员使用的宇航服因为环境不同,整体结构也更加庞大复杂,尤其是考虑到脱离飞船的太空行走等任务,宇航服需要配置齐全的生命维持系统,一般这套系统就在宇航服背后的那个“大背包”里。生命维持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机械设备,它需要考虑到宇航员穿着它之后具备一定时间的独立运行能力,包括持续供氧、散热、水分补充等功能。
-
2022-04-20
氧气,大家是最熟悉的,也是大家离不开的,今天先给大家说下关于氧气瓶的使用安全知识,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由于氧气瓶是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其内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有格外的注意小心。安安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使用氧气瓶的安全注意事项。 1.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使用安全距离应在10m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不小于5m,并不能同室存放。氧气瓶存放须有专用架子,不得横卧在地,空瓶与满瓶必须隔开存放。 2.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3.使用的氧气瓶是由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并有监督检验标记。 4.安装减压器前,应先开启瓶阀吹掉瓶嘴处污物,开启瓶阀动作要轻缓,人要站在侧后面。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气解冻,禁止明火烘烤。 6.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用尽,应留有50kPa以上的余压,并关紧瓶阀。 7.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8.应随时检查氧气瓶的状态,防震胶圈要完好无损。搬运氧气瓶时要做到小心谨慎,轻搬轻放,施工现场搬运应用专用手推车运送,禁止用肩扛或横在地上滚动,远距离搬运要戴好瓶帽。 9.橡胶软管及各连接处应经常保养、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不得有漏气。橡胶软管不准和电源线混在一起,使用的橡胶软管横过通道时,上面要加以保护,避免受到机械损坏。 10.氧气瓶存放时必须戴好瓶帽,存放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35℃。夏季露天作业和运输时,氧气瓶要遮阳防止曝晒,避免气体膨胀造成超压。汽车装运气瓶应横向放置,瓶头朝同一方向,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辆高度,并妥善固定。严禁与易燃易爆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11.与电焊工同在一处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管道设备应设接地装置,防止因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和爆炸。 [图片]
-
【价格暴涨】液氩价格同比大涨300%-400%,或能突破8000元/吨 !!!
2021-10-20
自9月中旬以来,在多地能耗“双控”、限电、环保等政策影响下,空分装置开工率较大幅度下滑,液氩供应也迎来“断崖”式下跌,国庆节后,部分终端企业“复苏”,需求回暖,但供应缺口仍然较大,多重支撑下,液氩市场价格“蒸蒸日上”。数据显示,2021年10月12日,中国液氩均价在4413元/吨,同比2020年大幅上涨300%,同比2019年大幅上涨400%。2021年液氩市场表现优异,从2019-2021年全国
-
2020-03-04
当前,举国上下正积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据了解,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即将开展“氢氧气雾化机用于改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广受赞赏。对此,南方网再访临床氢医学研究专家徐克成教授。 01 类似研究提供证据改善症状充满信心 南:徐教授,9天前您说期待氢氧气雾化机早日获得国家审批。如今您的期待已经实现。网上披露广州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广州第八人民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展应用氢氧气雾化机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症状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受到许多网民的欢迎和期待。作为临床氢医学研究专家,您对这个试验有怎样的期待? 徐:我十分高兴,充满信心,预期这个试验一定会成功,因为在去年《呼吸》(Respiration)杂志上已发表了广州医科大学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一篇文章“BreathingHydrogen-OxygenMixtureDecreasesInspiratoryEffortinPatientswithTrachealStenosis”(呼吸氢氧混合物减少气管狭窄患者的吸气量)。这是一项前瞻性自我控制研究。他们连续招募了35例严重急性气管狭窄患者。在4个连续的呼吸步骤中,患者先后吸入空气15分钟、氢氧气(H2-O2)混合气(每分钟6 升,H2:O2=2:1)持续15分钟、氧气(每分钟3L) 15分钟、用H2-O2 120分钟。结果非常清楚地显示:吸入氢氧气混合气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严重气管狭窄患者的呼吸阻力,增加吸气量。 南:武汉有位进入恢复期的患者,虽然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但患者仍有呼吸困难,离不开氧气。您认为如果吸入氢氧气混合气,是否可以获得改善? 徐:昨天我也看到那位患者的自诉了, 我很为他焦急。他是一位医生,目前离不开氧气瓶。希望这些康复期患者,能尽早接受氢氧气吸入治疗。相信钟南山院士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去年我和钟院士交谈中,他曾说,根据他们的试验,氢气对改善气道尤其下呼吸道阻塞有特殊作用。他比较了氮、氦和氢。临床上吸氧治疗,除了吸入氧,还有氮气。氮可作为“载体”,将氧送入气道深处。为了改善氧吸入效果,有人用氦气代替氮气,因为氦气的分子量小于氮气,可将氧带入支气管的更深部。氢的分子量比氦气更小,因此同时吸氢,可以更有效地将氧带入肺内。当前新冠肺炎的病变主要在下呼吸道,在病理上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损害具有相似性,因此如果在治疗新冠肺炎时使用氢氧气雾化机,很有针对性。 南:记得去年6月1日您的新书《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发布会上,钟院士在视频发言中谈到他们正在做严格的对照试验,可能就是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氢氧气雾化机所依据的多中心双目随机对照研究(RCT)。研究主要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这个研究结果适用于当前的新冠肺炎吗? 徐:我相信钟院士的判断,他是临床氢医学的创始人。早在2014年,他就接触了氢”。他们所完成的RCT ,是全世界第一份将“氢气(氢氧气)吸入”用于临床的多中心研究。作为一位一直没有脱离临床一线的医学专家,钟院士始终对氢气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抱有信心。3年前,他就在一次会议发言中认为:“氢分子医学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发展前景,特别对胸肺疾病,吸入氢气可以通过抗氧化,消除炎症。”他建议开展氢气吸入对三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研究。据网上披露,这次开展的氢氧气改善新冠肺炎的研究,在不到10天就已部署完成。相信这离不开钟院士的决断。 南:最近科技部发文,希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钟院士的研究都是直接造福人民,而且特别有创意。 徐:氢气生物学和氢医学十分年轻,在绝大多数人包括医学界都不相信不理解情况下,钟院士最早地将氢气引入临床研究,并大胆预言“氢气可将疾病的治疗往前移”,不仅改善症状,还有“对因治疗作用”。他说:“做任何事,都要实实在在。要多做对人民健康有实际好处的事。”中国医学界出的论文不少,大部分是“紧跟”。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造福人民,又是独创、具有中国品牌的人,不多。我一直主张作为医生,开展的治疗性研究要“ABC”,就是适用(A,Applicative)、简单(B,Brief)和价廉(C,Cheaper),看来还要加上一个“C”,就是创新(Creative)。研究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发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屠呦呦和发明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的王振义,是这样的人。钟院士开创临床氢医学,未来会造福很多人。他应该是这样的专家。 南:2003年抗击“非典”,这次抗击新冠肺炎,钟院士之所以发挥关键性作用,就在于他讲真话。 徐:这是我十分尊敬他的地方。也很感谢他,我本人对氢医学发生兴趣,实际上源于钟院士一句话:氢气有益健康,“这是真的”。去年4月份,我的新书出版前,我请他写个序言。他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让我将全部书稿打印送他阅读。足见他的认真。 02 主用恢复期消除残病变改善肺功能防治后遗症 南:您研究氢气的临床应用也有好几年了,那您对氢气用于新冠肺炎有什么建议? 徐:根据我对在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肺病变患者的观察,我认为对于中、重症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更适用。以往SARS治疗的经验显示,这些患者虽然核酸检测阴性,但肺内炎症的消失和肺功能改善,常需要一段时间,甚至有的留下后遗症,多年不愈。主要原因是病毒引起的炎症慢性化,进而引起纤维化。氢气吸入一方面可以抗氧化,消除炎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氢分子的物理性“携带”作用,增加氧气摄入,从而防治这些后遗症。必须注意:不宜吸入纯氢,因可导致低氧。 南:您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徐:最近我们要发表一篇文章,报告58例进展期肺癌吸氢后康复的结果,发现70%以上咳嗽、气急都改善。给你讲个故事吧。一年以前,一次我讲课,刚结束,突然有个60多岁的老人走到我面前,毕恭毕敬向我三鞠躬,说我救了他的命。这位患者有4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史,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经常反复感染和发作而住院抢救。他在我们的工作室接受免费吸氢(氢氧气),一个星期就开始好转,一个月后可以“赶汽车”。他连连感谢我,我说你要感谢氢医学,感谢钟南山院士,他是氢气治疗呼吸系疾病开创者。 03 严格考验安全至上坚持创新不断实践 南:谈治疗离不开设备。上次访谈您推荐上海一家公司生产的氢氧气雾化机。现在知道这家公司就是“上海潓美”。使用几年了,您一定对这种机器和这家公司很有感情? 徐:很感恩。我在广州的“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有两个体验中心,装备了几十台氢氧气雾化机,免费提供给癌症协会会员和社会上亚健康人士。必须说明:不是“治疗”,而是用于“保健”“康复”“体验。我每次去到工作室,正在体验的人几乎全部涌上来,就像上面讲的那位老人那样,表示感谢。作为一个医生,我收获了太多快乐!此时,我的内心总是充满感激:是氢氧气雾化机成就了我工作室的“关爱健康”。 南:我查了,潓美的机器是全世界第一部能大流量提供氢氧气混合气体的设备。做“第一”,一定是十分艰难的过程。使用一种人们不了解的产品,我可以想象,您心中也一定很“煎熬”。 徐:谢谢理解。但我坦然,因为我将“真”作为我为人为事的原则。我有一个习惯,做事要亲历亲为。随访病人要自己去,接受一个设备也要亲眼目睹。例如,一谈到氢,就想到燃烧、爆炸。为了证明氢氧气雾化机的安全性,我去看了潓美的“点火试验”。几十台机器一字排开,全部开启,有氢氧气排出。机器上面放了蜡竹,全部点着。再用电子点火器在氢氧气排气口点火,只听到“啵啵”声音,没有燃烧,更没有爆炸。我问他们怎么敢做这样的“极端”试验?公司董事长林信涌先生拿出电脑,向我显示了他们在国内外获批的150多个专利,其中三分之一是发明专利,而且主要是有关安全性。他感慨的说:“徐教授,九年了,干的主要就是保安全!” 南:氢气设备的安全确实是大家最关心的。当然这种“极端试验”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存在的。 徐:医疗设备要用到“人”,安全是最大事。做医疗设备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发明家的情怀和智慧,企业家的坚持和舍得,医学家的追求和创新。林信涌先生本是一位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制的睿智的企业家。十年前,他患了两种癌症,带着“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的情怀,也为自己,他找到“氢”,于是一干就是九年。每讲到此,他总流下泪,说“耗尽家财和心血,虽九死犹未悔”。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据说林先生的公司已向武汉送去几十台氢氧气雾化机。 南:那太好了,希望武汉的患者,尤其康复期,能及时用上这种设备。徐教授。顺便问一句:您会继续研究“氢气控癌”吗? 徐:当然。研究的设备获国家批准,我们会有条件进行更多临床试验了。虽耄耋之年,但“壮心未与年俱老”,作为一个“平民专家”,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足矣。 (本文源自南方网,本公众号发表前曾征求徐克成教授意见,由其亲作修改。) 专家介绍 徐克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名誉主席,国际临床氢医学学会主席。2012年获卫生部白求恩奖章,2014年获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
2020-03-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截止目前,暂时还没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而病毒感染恶化患者肺部机能受损导致呼吸困难时,需要大量医用氧进行供氧,医用氧是患者生存的希望!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月22日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氧疗成为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诊疗措施之一,医疗系统对医用氧气的需求十分巨大。 在这紧急时刻,氧气就是患者生存的希望。面对巨大的医用氧需求量,为了保障全国各地定点医院氧气的正常供给,气体圈子了解到,国内多家气体公司已经取消了春节休假,义不容辞投入到生产当中,严格按照生产程序和质量要求,加班加点以保障当地医院用氧需求。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积极贡献力量。 图:重庆良俊气体有限公司 重庆良俊气体有限公司在总经理李良俊的带领下,日均向省内外医院输送医用氧约20吨,约200罐。乐山铁源气体制造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杨荣成的带领下日均紧急向省内外输送医用氧约300吨。1月22日至1月28日,该企业共向省内外输送医用氧约2100吨。 乐山铁源气体(又名荣成气体)正在为槽罐车充装医用氧 中国宝武所属宝钢股份武钢有限气体公司夜以继日全力生产医用氧气,一辆辆槽车满载着沉甸甸的医用氧不舍昼夜奔赴各大定点医院。空旷的马路上“武钢气体”的朴素字样在路灯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图:武钢气体槽罐车为协和医院运送液态医用氧 和远气体作为湖北省内医用氧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特别成立了医用氧工作小组,制订了应急预案,自大年三十开始,调动一切资源确保武汉、黄冈、黄石、宜昌、荆州、荆门、襄阳、恩施、咸宁、随州、仙桃、潜江等地各大小医院医用氧的供应,并积极努力与省卫健委、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和正在新建的收治发热病人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取得了联系,准备为两家医院无偿供应核心防疫物资医用氧及相关设备,为抗击疫情尽一家本土企业的应尽之力、履行危难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只为温暖每一个需要氧气的患者。 图:和远气体槽罐车为金银潭医院运送液态医用氧 广州工控广钢气体是珠三角城市百余家医院、诊所医用氧的主要供应商。针对珠三角的疫情,广钢气体员工节日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不停工预案,保证充足的医用氧气储备。1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钢气体为各类医疗机构供应医用氧气560多车次,全力保障了各医疗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病患者的抢救氧气。 图:广钢气体槽罐车为医院运送液态医用氧 来源:信息时报、金融界、大足手机台
-
2020-03-04
气体产品作为新肺炎战“疫”的重要保障物资之一,北京城信顺兴气体原料销售有限公司在接到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焊接气体供应的紧急任务后,紧急向当地政府申请报备、特事特办,在长子营镇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于2月12日恢复生产,为小汤山医院改造工程所需气体供应进行全面保障;同时通过“六到位、五建立、四坚持”措施,加强厂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六到位”保障安全生产 1.贯彻企业主体责任到位; 2.落实各级安全职责到位; 3.规范安全生产档案到位; 4.覆盖体检筛查隐患到位; 5.各类安全保障设施到位; 6.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到位; “五建立”完善防疫机制 1.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工作职责; 2.建立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3.建立全体员工信息档案,掌握个人轨迹; 4.建立厂区、车间、办公区等区域消毒机制; 5.建立分散就餐制度,避免聚集接触。 “四坚持”疫情防控措施 1.坚持先体温测量、后入厂上岗; 2.坚持早、中、晚三遍消毒; 3.坚持单独隔离观察、分时分散就餐; 4.坚持“零报告”和“日报告”。
-
2019-06-27
氖气是第二轻的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电光源气体,氖气在放电管里会发出红色-橙色的光。根据填充进灯管的荧光粉的颜色不同,氖气大灯还会发出不同的颜色。高纯氖气通常还用于绝缘检测器,高频率验电器、等离子体研究,激光器,标准气,特种混合气等,而氖气与氩气混合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市面上有很多汽车发烧友热衷于改装车灯,为自己的爱车换上一个氖气大灯,而许多高级汽车往往也配备的是氖气大灯,那么氖气大灯到底有何优
-
2019-06-27
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常温下为气态的惰性气体。通常条件下氦气不与其它元素和化合物产生化学反应,因其以“懒惰”而闻名,所以我们称为惰性气体。氦气会爆炸吗?氦气是惰性气体“很懒惰”不玩火哦! 氦气会爆炸吗?氦气是稀有气体,外围电子层达到稳定状态。氦气是最难液化的气体,极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在工业中可由含氦气达7%的天然气中提取。空气中含量很少,从空气中提取难度很大成本非常高因此价格很昂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北京城信顺兴气体原料销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4090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蒲洲营村东300米
客服热线:010-80266021
联系手机:潘小姐13311516012
文先生13601332716
联系电话:010-80265569
Email:346731129@qq.com
扫描查看手机网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